17
2019
-
05
回顧2018,中國建築業有哪些變化?
作者:
18年,建築行業政策頻出,頂層方案設計、行業标準制定、重要區域規劃……層見疊出。住建部發文明确企業資質統一實行電子化申報和審批,建築業電子證書時代已經來臨;住建部力推建築工人實名制,全國建築工人進行實名制管理平台上線;國務院明确加大基建補短闆力度……
1
建築業相關政策與投資規劃
行業綜合發展規劃及政策
國家發改委發布《工程咨詢單位資信評價标準》。
文件指出,建立工程咨詢單位資信評價制度,是推進工程咨詢行業自律管理、優化行業服務供給的改革舉措,是貫徹“放管服”改革要求、取消執業限制、将工作重心向事中事後監管轉變的制度安排。在執行9号令和本《标準》統一規定的前提下,各地資信評價工作的具體時間和工作程序可自行安排、确定。每年9月30日之前,各省級發展改革委要向我委報送最近一次的乙級資信評價工作情況和結果。《标準》闡明,工程咨詢單位資信評價标準以近 3 年的專業技術力量、合同業績、守法信用記錄爲主要指标,資信評價等級分爲甲級和乙級兩個級别。
住建部發布《關于同意在部分地區開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從業人員有關證書電子化試點的複函》。
同意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江蘇省、浙江省、陝西省、四川省開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從業人員相關證書電子化試點,電子化證書與紙質證書具有同等效力。該複函提出,各試點地區要做好信息互通共享,對同一試點證書采用統一的電子化證書格式。做好與現有政策的銜接,加強對取得電子化證書人員身份實名信息認證。加強相關信息系統運行維護、數據管理和備份,确保數據安全可靠。及時做好相關數據的對接、上傳,實現證書網上查詢和省域互通互認,爲下一步全面推行證書電子化工作積累經驗。試點中有關情況和問題應及時報告。
住建部發布《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提出,1、建築工人進場施工前,應錄入建築工人實名制名冊。2、未在全國建築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台上登記,且未經過基本職業技能培訓的建築務工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建築企業不得聘用其從事與建築作業相關的活動。3、建設單位在招标文件和工程合同中應明确承包企業實施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的條款。建築企業負責本企業和所承建項目的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的具體實施。4、在全國範圍内,實現實時數據共享。建築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台系統由全國平台、各省市縣平台、建築企業的實名制管理信息系統和建築工人個人客戶端等組成。5、承包企業(對所承接工程項目的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負總責。承包企業施工現場應以第二代身份證爲基礎核實采集本項目建築工人基本信息。
住建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啓用全國建築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台的通知》。
要求推進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切實保障工人合法權益,定于2018年11月12日啓用全國建築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台。通知要求,各省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快推進本地區平台建設,完善相關制度,加強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及時記錄建築工人的身份信息、培訓情況、職業技能、從業記錄等信息,逐步實現全國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領域建設項目全覆蓋。
發改委印發《必須招标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範圍規定》。
發改委網站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必須招标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範圍規定>的通知》,将原規定的12大類必須招标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壓縮到能源、交通、通信、水利、城建等5大類,放寬對市場主體選擇發包方式的限制。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統一實行電子化申報和審批的通知》。出台。
自2019年1月1日起,由住建部審批的工程勘察資質、工程設計資質、建築業企業資質、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的新申請、升級、增項、重新核定事項,均統一實行電子化申報和審批。
《國際化工程建設規範标準體系表》發布。
按照工程建設标準化改革要求,支撐新時代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适應工程建設“走出去”和國際化需要,住建部标準定額司印發《國際化工程建設規範标準體系表》。《體系表》由工程建設規範、術語标準、方法類和引領性标準項目四部分構成。
工程總承包計價計量規範公開征求意見。
住建部發布《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計價計量規範(征求意見稿)》,提出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應采用總價合同,除合同另有約定外,合同價款不予調整;承包人複核發包人的要求,發現錯誤的,應及時書面通知發包人。發包人作相應修改的,按照變更調整,發包人不作修改的,應承擔由此導緻承包人增加的費用和(或)延誤的工期以及合理利潤;發包人支付承包人預付款的比例不得低于簽約合同價的10%,不宜高于簽約合同價的30%。
國務院新規:在房屋建築和市政設施工程中推廣使用銀行保函。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征收标準從7月1日起按原标準再降低25%。
國務院李總理2018年4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減少涉企收費,降低實體經濟本錢。會議确定,一是将階段性降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失業保險及工傷保險費率政策期限延長至2019年4月30日。符合條件的地區可從今年5月1日起再下調工傷保險費率20%或50%。二是完善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包管金制度,在房屋建築和市政設施工程中推廣使用銀行保函。三是将重洪流利工程建設基金征收尺度在去年已降低25%的基礎上,從7月1日起按原尺度再降低25%。四是将企業繳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尺度上限從不淩駕本地社會平均工資3倍降至不淩駕2倍。五是清理規範物流、能源等收費。
重要區域規劃
國務院正式批複并原則同意《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
國務院批複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的範圍,是在關天經濟區核心城市西安(鹹陽)大都市,次核心城市寶雞、銅川、渭南、商洛、楊淩、天水的基礎上,增加了4個城市,山西的臨汾、運城,甘肅的平涼、慶陽。國務院批複這一規劃,正式标志着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上升爲國家戰略。下一步,陝西省發改委将加強統籌協調,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協作機制,會同有關方面,認真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充分發揮關中平原城市群對西北地區發展的核心引領作用和我國向西開放的戰略支撐作用。
《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規劃》獲批。
中國政府網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複》。批複原則同意了《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規劃》,并提出“将呼包鄂榆城市群培育發展成爲中西部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也是繼關中平原城市群之後,又一個獲批的跨省區城市群規劃。呼包鄂榆城市群位于全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中包昆通道縱軸的北端,包括内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和陝西省榆林的部分地區。規劃建設呼包鄂榆城市群和關中平原城市群,将打造西部發展新的戰略支點,成爲支撐西北地區發展的增長極,有利于實現“一帶一路”願景目标。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全文公布。
雄安新區建設目标爲:到2035年,基本建成綠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業、具有較強競争力和影響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城市功能趨于完善,新區交通網絡便捷高效,現代化基礎設施系統完備,高端高新産業引領發展,優質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白洋澱生态環境根本改善。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對外開放水平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實現城市治理能力和社會管理現代化,“雄安質量”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作用明顯,成爲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高質量高水平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成爲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一極。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成效顯著,爲解決“大城市病”問題提供中國方案。新區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成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努力建設人類發展史上的典範城市,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力量。
《大西安“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公布。
提出“十三五”期間,大西安交通建設規劃投資約2166.5億元。到2020年,我市初步形成以綜合運輸樞紐爲核心,綜合交通網絡爲支撐,平安綠色智慧交通爲依托,“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18~2020年行動計劃》出台。
提出加快構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網絡。以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1小時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爲目标,加快構建以軌道交通爲骨幹的多節點、網絡化交通格局。本市将建成京張高鐵、京沈客專等國家幹線鐵路,加快建設京唐城際、京濱城際等城際鐵路,建成北京新機場航站樓、飛行區、場内市政交通工程以及新機場外圍“五縱兩橫”綜合交通網絡。積極推進承平高速、國道109新線等高速公路建設,完善便捷暢通的公路交通網。
國務院:《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出台。
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階段性謀劃,并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計劃》提出,繼續把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闆,促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擋升級。以示範縣爲載體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健全管理養護長效機制,完善安全防護設施,保障農村地區基本出行條件。推動城市公共交通線路向城市周邊延伸,鼓勵發展鎮村公交,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客車。
習近平主席: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爲國家戰略。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上發表“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主旨演講。習主席還提出将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鼓勵和支持上海在推進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膽創新探索,爲全國積累更多可複制可推廣經驗。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闆并試點注冊制,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将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爲國家戰略,着力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
細分領域投資政策與規劃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闆力度的指導意見》。
明确要聚焦脫貧攻堅、鐵路、公路水運、機場、水利等重點領域短闆,加快推進已納入規劃的重大項目。并提出加大重大項目儲備、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和開工建設、加大對在建項目和補短闆重大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等10項配套政策措施。
住建部已批準《裝配式建築評價标準》爲國家标準。
住建部官網發布公告稱,批準《裝配式建築評價标準》爲國家标準,編号爲GB/T51129-2017,自2018年2月1日起實施。原國家标準《工業化建築評價标準》GB/T51129-2015同時廢止。新國标對裝配式建築的術語、基本規定、裝配率計算等做出了明确規定。對于“必須”、“嚴禁”、“應”等詞彙所對應的不同嚴格程度進行了詳細說明。強調裝配式建築要滿足主體結構部分的評價分值不低于20份,采用全裝修,裝配率不低于50%等要求。
《山東省裝配式建築發展規劃(2018-2025)》發布。
到 2020 年,建立健全适應裝配式建築發展的技術标準、監督管理、推廣應用、人才培育四大體系,濟南市、青島市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比例達到 30%以上, 其他設區城市和縣(市) 分别達到 25%、15%以上。到2025 年,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比例達到 40%以上,綠色建材、裝備制造、物流運輸、運營維護、可再生能源等配套産業協同發展,形成以優勢企業爲核心、涵蓋全産業鏈的産業集群。
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運輸服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三年行動計劃》一共是8個方面,共76項任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重點工作:一、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着力推進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到2020年全國高速鐵路裏程達到3萬公裏以上,高速公路總裏程将達到15萬公裏。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加快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進程,構建多層次、全覆蓋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形成北京、天津、石家莊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1小時通勤圈”,北京、天津、保定、唐山“1小時交通圈”。三、推動運輸服務轉型升級,推進不同運輸方式間的客運聯程系統建設,推動航空與城市軌道、高鐵等方式“一票到底”和“行李直挂”。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
《意見》提高了建設申報條件,對在建項目的風險管控也更加嚴格。其中申報建設地鐵和輕軌的相關經濟指标爲: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預算收入、地區生産總值“底線”分别由100億元、1000億元調整爲300億元、3000億元;申報輕軌城市的地方财政一般預算收入、地區生産總值“底線”則分别從60億元、600億元提高到150億元、1500億元。
戰略聯盟
政企合作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與東莞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在片區綜合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生态環保等六大領域展開全方位的合作;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與日照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在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生态環保、特色主題工程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中國中鐵與貴州省交通運輸廳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中鐵意向“十三五”期間在貴州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投資1000億元人民币,與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在高速公路、客(貨)運樞紐、水運、航電及港區建設、普通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建設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戰略合作;中國中鐵與唐山市就加快推進城市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在軌道交通、城際鐵路、海綿城市、市政道路、棚戶區改造、舊城改造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中國中鐵與河源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在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綜合開發、市政工程、軌道機場、綜合管廊、生态環保、房地産、特色小鎮、産業園區綜合開發建設及其它相關領域開展全面合作。河源市牽手中國中鐵,深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合作,合作項目預計總投資達1000億元;中國中鐵與銀川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重點在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水環境治理、棚戶區改造、市政工程、軌道交通等領域開展多方面、深層次的戰略合作,實現互利共赢、共同發展。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與湘潭市人民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竹埠港新區産業發展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将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産業發展等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湘潭市将全力推進竹埠港地區整體開發建設,力争用到3-5年時間,将竹埠港新區打造成重金屬污染治理的示範區、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的先行區、濱江生态宜居新城建設的樣闆區。湘潭市将全力以赴,加快推進治理工作,繼續完善整體規劃,全面落實優惠政策,加快前期工作進度,爲項目順利落地創造優良的環境。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與甯夏自治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在國際産能與區内項目等方面開展廣泛深入合作。同時,中國交建還将聯合甯夏交通投資集團公司共同發起設立500億“甯夏交通發展基金”,全力參與甯夏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中國交建與山東省政府簽訂“助力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在山東省城市綜合開發運營、地鐵投融資建設、特色小鎮、軍民融合等重大項目建設領域開展長期戰略合作;中國交建與重慶市萬州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聚焦城市片區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深化戰略合作關系;中國交建與唐山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深化交流合作,實現共赢發展。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松江區簽署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通過整合優勢資源、打造一流基礎設施、提升城區綜合服務功能,共同推進松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内容具體包括重大基礎設施技術領域合作、城區建設規劃設計領域合作、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合作、城市基礎設施管理領域合作、舊區改造領域合作等。
中國建築與甯波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内容,雙方将圍繞重大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金融、股權等方面展開合作。中國建築将圍繞甯波建設“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重大規劃,以投資、建造、運營、發展“四商一體”模式,提供城市規劃提升、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産業導入運營等“一攬子”服務;中建水務環保有限公司與慈溪市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該項協議,雙方将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赢的原則,開展多領域的發展合作,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将采用“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方式,在全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業産業園建設、水務集團混改、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裝配式建築、重點區塊綜合開發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中國電建與河源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将共同在水環境綜合治理、建築材料、市政基礎設施、城市軌道交通、公路工程等領域開展深層次全面合作;中國電建與襄陽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簽約,雙方約定,中國電建在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後的5年内,在項目投資評審可行的前提下,力争在襄陽新增投資不少于200億元。
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三門峽市陝州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的領域,既包括市政基礎設施、公路、鐵路、水利、地下管網等方面,也包括聯合發行基礎設施建設基金、新型工業産業升級、創新基金等金融投行産品,是一個契合雙方發展戰略計劃的、全方位的合作。
中國中冶與天津市北辰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今後雙方将在新型城市化建設、生态環保、智慧城市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開展合作,合力推動北辰區的開發建設。
銀企合作
中國建築集團與建設銀行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據悉,雙方将開展全方位合作,樹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合作标杆。雙方還就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住房租賃業務及城市發展産業基金等領域的合作簽訂了專項合作協議。
産學研合作
中鐵國際集團與太平洋建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上,太平洋建設與中鐵國際集團還就總投資30億歐元的阿爾巴尼亞“藍色走廊”項目開發進行簽約。這是繼總投資20億美元的烏克蘭基輔市地鐵4号線項目後,雙方合作的又一力作。
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南建築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将在推動相關EPC、PPP、工程總承包等項目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形成全面的戰略合作關系,強化項目信息共享,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亞廈股份與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聯合成立建築工業化研究中心。通過優勢互補深度合作,共同推動建築工業化的發展。
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福建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福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據介紹,三方的戰略合作重點在信息資源、科研開發、工程設計、項目管理、工程總承包、設備成套、項目融資等領域發揮各自優勢和特長,建立長效合作機制,促進共同發展;中電建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和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本着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合作共赢的宗旨在城市棚戶區改造、城市更新、建築固廢垃圾處理,環保建材的生産和銷售等方面展開長期友好合作。
杭蕭鋼構與廣東建邦興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将以杭蕭鋼構在鋼結構住宅體系上的設計、制造和施工等核心技術爲支撐,合力建設裝配式鋼結構綠色建築産業基地,共同推進江門市裝配式鋼結構綠色生态建築發展,促進當地住宅品質高質量提升。
上海建工安裝集團與卡萬塔能源(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在垃圾焚燒發電、固體廢棄物處理領域開展深層次的合作,通過充分發揮卡萬塔公司在全球固廢處理行業内的資金、工藝、運營優勢和上海建工在國内設計、建築、機電安裝、石油化工裝置領域的技術優勢,強強結合,相互合作,共同開發市政固體廢棄物處理市場,打造國内防治環境污染的标杆産業園。
河北建設集團與中建鐵投集團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将本着“平等互利、優勢互補、相互支持、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建立和完善長期、全面、深度的戰略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管廊、市政、公路以及其他基礎設等相關領域的市場開發、投融資、建設、管理和運營維護等方面進行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互惠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積極拓展TOD、“軌道物業”等合作模式,提升商業模式競争力。
中建鋼構與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共同推廣鋼結構裝配式建築與構築物在國内外的應用和實踐,就鋼結構建築有關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等方面開展技術交流;中建鋼構有限公司與重慶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在科學技術研究、産品研發、重點工程合作三個領域重點開展合作,共同提高合作雙方在國内外和行業内的影響力。
中裝建設與北新建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在産品采供、技術服務、應用創新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推進建築裝飾的綠色化、裝配化和工業化。
中冶集團北京崇建公司與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北京崇建和中鐵裝備将在地下綜合管廊、河道清淤治理、隧道支護混凝土、裸土綠色覆蓋等領域3D打印進行全方位合作。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在京簽訂《共抓長江大保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圍繞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共抓長江大保護。
五礦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甯和球、副總經理李巍、華南分公司董事長李名東一行赴蘇交科集團考察交流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全力開拓全國交通基礎設施全産業鏈業務。
河北建設集團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與北新建材在北京未來科學城北新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在新産品新體系、區域戰略合作及裝配式建築等方面進行合作,并就推進京津冀一體化及服務雄安新區建設達成戰略合作。
中鐵二院與大華股份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基于各自的技術、資源和生态優勢,聚焦于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攜手開展在國内和海外方面關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交管、智慧園區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推動AI、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助力産業智慧化升級。
中國鐵路總公司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圍繞落實“交通強國 鐵路先行”和“網絡強國”戰略要求,深化資源共享,強化戰略協同,共同打造“高速鐵路+移動寬帶”精品工程,确保“高鐵開通之日,就是通信暢通之時”,爲廣大旅客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和網絡體驗。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在科研項目、成果申報和國際化人才培養等各個層面上推進合作。
中國能源建設與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一緻同意在清潔能源、生态環保、國際合作、資本投資等領域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充分發揮雙方在技術、資金、人才、管理、市場、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實現互利共赢、共同發展。
2018年度建築行業發展熱點
回望2018,關乎建築業發展的大事件曆曆在目——建築行業改革頂層設計落地,深化“放管服”政策頻出,雄安新區規劃獲批,建築行業的改革持續推進。另一方面,基建投資增速明顯放緩,PPP項目清庫,建材漲價潮,工人實名制,社保改革,建築業面臨一系列難題待解……
新年伊始,新魯班特别盤點2018年建築業十大關鍵詞,回顧總結2018年建築業的改革足迹,勾勒2018年建築行業和企業背後的發展脈絡,從而更好地展望未來。
熱點一: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高質量發展階段,不再單純地追求經濟發展的高速度,而是要追求效率更高、供給更有效、結構更高端、更綠色可持續以及更和諧的增長,甚至可以部分放棄對經濟增長速度的追求,而達到更高質量的發展。
對于建築業來說,當前我國建築業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群衆對優質的建築物産品和宜居的城市環境的需求,與建築業過剩産能和落後生産方式之間的矛盾。建築業體量規模和質量效益之間不平衡,質量效益發展不充分;我國建築業發展要以提質增效、智慧發展、綠色發展爲目标,建築業市場競争也要以價格競争爲主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競争爲主,從單一追求規模擴張轉到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發展上來。
熱點二:PPP規範
2018年是PPP繼續深化管理和監管的一年,是國家從2014年大力推行PPP模式以來最艱難的一年,PPP進入深度調整期。國家出台各項政策,加強PPP監管,提升風險管理控制,梳理地方隐性債務使PPP完成清理、調整、穩定、再發展的過程。
PPP清庫是2018年的重要關鍵詞,截至2018年10月份,财政部PPP中心已經累計清庫2428個項目,涉及投資額2.9萬億元,整頓完善2005個項目,涉及投資額3.1萬億元,清退48家金融機構、13名入庫專家。在這次清庫之後,财政部提出防風險将成爲PPP常态化監管工作。
熱點三:基建增速跌至谷底
自2018年始,基建投資增速驟降,從2017年底的19%降至2018年前三季度的3.3%。這是由于2018年多項政策性因素疊加導緻了基礎設施投資的明顯放緩,債務風險防範下地方政府投融資受到嚴格約束,大量市政類基建項目停建或緩建;另外,清理PPP 涉及的基建項目對投資的沖擊也較大。基建投資增速下滑,對建築業來講,直接影響到的就是市政類企業新簽訂單業績。
高質量發展要求下,基建投資不再大水漫灌而是在區域和行業上精準補短闆。區域方面,西部大開發、貧困地區及農村的基礎設施亟待完善。行業方面,一二線城市軌交需求旺盛,标準嚴格但增速可期;鐵路投資力度不減,2018年超額完成鐵路固定資産投資計劃額,這些領域仍然存在積極機會。
熱點四:開放
2018年,我國建築業以更加開放的心态吸引外資,不斷開拓更廣闊的市場,與國際進一步接軌。開放一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我國國内放開外資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國務院發布《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幹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放寬建築設計、評級服務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支持外資依法依規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市政公用工程等。二、我國建築企業抱團出海,積極拓展“一帶一路”市場,加速與國外建築業市場的溝通與交流。
客觀地看,放開建築設計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對于建築設計行業的整體進步和提升來說是利好的。引進外國優秀設計理念、設計成果、新技術,有利于我國建築業更好發展。同時,外部力量的進入意味着建築設計從業者面對的競争會越來越激烈,要求國内同行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促使國内建築設計水平與國際接軌。
熱點五:資質變革
爲推進建築業“放管服”改革,住建部和各地住建廳等政府主管部門,提倡簡化資質申報材料,取消或減少不必要的建築業資質認定,拓寬企業資質申報渠道,同時還擴大了工程承包範圍,爲建築企業減輕負擔,激發企業活力。2018年,部分省市率先提出:建築和市政一級資質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施工總承包企業可以直接申請一、二級資質,或專業承包資質;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越資質、跨專業,超範圍的承接工程。我國的資質正在經曆一場大變革。
熱點六:民營建企
2018年,政府關注民營經濟,特别關注民營企業的發展,公布了一系列提振民營企業信心。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對于建築企業來說,民營企業項目簽約越來越難、營改增的壓力越來越大、PPP項目幾乎無緣。針對民營建企困境, 2018年湖北省住建廳召開了4次建築業企業座談會,收集企業呼聲,梳理出建築業民營企業的13個難點、痛點問題。對此,湖北省住建廳拿出了十條措施,分别是:優化行政審批服務、壓縮項目審批時限、搭建銀企合作平台、開展信用等級評價、提供勞務信息支持、強化工程款支付保障、有效應對建材價格波動、支持發展綠色建材、加大質量創優力度、建立聯系服務機制。
相信随着政策的落地,民營建企的融資環境進一步優化,競争環境更加公平,民營建企将迎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
熱點七:漲價潮
2018年,建築原材料紛紛掀起漲價潮,出現了一些地區砂石供不應求、價格持續攀高、甚至出現無貨可供的現象。除了部分砂石經營者借機炒作、坐地起價等原因外,環保政策、去産能政策多重政策因素疊加,使建築材料市場出現了劇烈波動,特别是砂石,漲幅驚人,導緻項目要素成本增加,成爲諸多工程項目最大的不可控風險,造成許多建設工程項目隻能持觀望态度,工期大面積延誤成爲普遍現象,爲建築企業招投标、施工運營帶來了不利影響。
熱點八:實名制、社保改革
2018年7月20日,中辦、國辦印發《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确從2019年1月1日起,将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與全民社保時代一并而來的,還有建築工人實名制,5000萬農民工也要交稅交社保的問題。2018年10月,住建部發布《關于啓用全國建築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台的通知》,并提出各地方平台錄入數據,在2019年6月30日前實現與全國平台中央數據庫的互聯共享。随後,還出台了相關政策明确,用人單位未按相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且拒不整改等情況,将列入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黑名單”。
實名制、全民社保已經從原先的一個概念變成了現在的具體操作落實的指導意見并且納入了追責制。建築工人實名制+社保,建築企業的成本将進一步加大。
熱點九:數字城市
習近平主席提出數字中國建設重要戰略,數字中國催生了數字城市建設與數字經濟。
數字雄安的建設爲我國城市建設提供了新思路。《雄安建設規劃綱要》提出,虛拟城市與實體城市同步進行,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的城市,兩座城市将開展互動,打造數字孿生城市和智能城市,雄安新區将成爲一座“聰明城市”,城市管理具有智能化特征,利用“數字孿生城市”系統,将來一些決策付諸實施前,可先在虛拟城市模拟運行,根據模拟結果付諸實施或者修正,發揮輔助決策作用。
雄安數字城市的建設,成爲一個高質量發展的全國城市樣闆。同時,也爲建築業指明了方向。
熱點十:數字化轉型
2018年,數字化轉型已經不再是一個時髦的詞彙了,而變成了各行各業實實在在的行動。對于建築業來說,向數字化轉型成爲2018年熱議的話題。從十年前引入BIM系統,到現在深刻認識到數字技術的重要作用,建築企業向數字化轉型,打造企業數字大腦,建築企業的發展理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